光伏行业 重要变化

时间: 2024-08-10 08:30:30 |   作者: 新闻资讯

  工业与信息化部9日就《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下称《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下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发现,新版《规范条件》在新建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光伏产品技术指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认为,这有望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引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穿越周期。

  《规范条件》中提到,在国家法律和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公司的区域不得建设光伏制造项目。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按照法律和法规要求拆除关闭,或严控规模、逐步迁出。生态保护红线内零星分布的已有光伏设施严禁扩大现有规模与范围,项目到期后由建筑设计企业负责做好生态修复。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业内专家觉得,当产能出清、行业完成优胜劣汰之时,光伏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加强规范名单的动态管理。

  在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方面,《规范条件》要求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此前,工业与信息化部对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是20%。

  记者了解到,《规范条件》自2013年发布以来,根据产业发展真实的情况和市场需求,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进行了3次修订。截至2023年年底,已累计公告十二批共329家、撤销七批共120家光伏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名单涵盖光伏制造业主要环节60%以上骨干企业,并被应用单位、电站企业、金融机构及有关方面等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对于现有的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产品,《规范条件》要求,多晶硅电池、P型单晶硅和N型单晶硅(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21.4%、23.2%和25%;多晶硅组件、P型单晶硅组件和N型单晶硅组件(双面组件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4%、21.2%和22.3%。

  对于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及项目产品,《规范条件》要求,多晶硅电池、P型单晶硅电池和N型单晶硅电池(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21.7%、23.7%和26%;多晶硅组件、P型单晶硅组件和N型单晶硅组件(双面组件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7%、21.8%和23.1%;P型晶硅组件衰减率首年不高于2%,后续每年不高于0.55%,25年内不高于15%,N型晶硅组件衰减率首年不高于1%,后续每年不高于0.4%,25年内不高于11%;薄膜组件衰减率首年不高于4%,后续每年不高于0.4%,25年内不高于14%。

  《规范条件》还明确,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检验测试的机构对公司进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检验测试的机构从市场上对已公告企业的产品等进行抽查,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近期,A股光伏板块走低。其中,昔日“光伏茅”隆基绿能市值四年来首次跌破千亿元。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等一众光伏企业市值也纷纷下挫。

  作为PERC时代的光伏龙头与行业代表,市值于2019年8月28日首次突破1000亿元,是国内最早迈入千亿元市值的光伏大厂。此后,公司市值接连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并在2021年11月达到历史最高的5500亿元。

  但进入2023年后,受行业供需结构影响,光伏主材价格连续大幅度下滑,甚至今年以来多环节价格跌破现金成本。光伏上市公司的市值也不断缩水,市值更是自2020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1000亿元。

  而在隆基市值跌破千亿元后,光伏晶硅主产业链中已无千亿元市值公司。在2022年光伏板块的高光时刻,曾有超过15家上市企业的市值超过千亿元,但此后,板块进入震荡调整期。

  伴随市值下跌的是业绩的“变脸”。组件龙头近日披露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亿元—12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约为48亿元。

  公告显示,随着供大于求,光伏行业非理性的竞争现象逐渐加剧。报告期内,公司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度的增加,但光伏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使得主营业务毛利一下子就下降和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度上升,导致净利润为负值。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光伏行业的主要挑战还是来源于行业内部的价格竞争。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此前表示:“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跌破了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如今光伏整体产能大约扩大到三倍,但利润下降了70%。”

  另一方面,业内的人表示,欧美贸易壁垒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也在慢慢地加强,制造端产值迅速下降的同时,进出口金额也在下滑。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6月底市场行情报价基本触底,再低于这样的价格,整个产业链很少有公司能够盈利,即使盈利也是利润微薄。不排除会有个别继续拼更低价的,但再低的价格是没有逻辑基础的,是不可持续的。今年三、四季度,市场行情报价会出现缓慢回升迹象。”

  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硅料当前的售价和成本无关,只和供需有关,而现在的供需又是非理性的。在这种非理性状态下,硅料价格的拐点今年基本不太可能出现。

  十一科技董事长赵振元此前在SNEC光伏大会上也表示:“消纳工作肯定是个过程。在这么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能源市场,无论如何,各方的消纳工作都需要一些时间准备好。”

  在今年SNEC光伏大会上,多位行业高层表示,创新始终是光伏行业的重要课题。多年来,光伏的核心都是创新驱动,成本降低的核心则是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行业必须不停地改进革新和调整。他强调,提升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以及加强储能技术的研发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同样表示:“基于现在行业供需关系,只有创新才能看到繁荣。在无另外的意外因素的干扰下,没有创新,则没机会。”

  在最近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钟宝申与近百位行业人士一同探讨了BC技术的先进性与市场潜力。他表示,公司凭借BC技术新品的不断推出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

  此外,其他光伏头部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创新。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表示,晶澳科技的研发重点将逐渐转向BC及叠层电池方向。、、天合光能、TCL中环、钧达股份等也纷纷透露在新型电池技术路线上的布局。

上一篇:背板发展的新趋势:透明化或成行业产值驱动力!

下一篇:【48812】光伏产业链价格现反弹痕迹 周期调整完毕为时尚早

江南app官方下载网站登录-江南注册链接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32001号-1
江南APP官方网站登录 | 江南app官方下载 | 江南注册链接 |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 苏ICP备17032001号-1